结婚前,你要知道的几件事|婚姻满意度
奥斯卡今年的最大赢家,是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水形物语》。
电影描述人类和特殊生物之间的爱情,如何跨越种族与阶级。
现实生活中,类似打破壁垒的爱情,经常为人所称道。可是更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婚姻观,强调门当户对,双方对等的观念。更多的是求同,而不是互补。
到底什么样的两个,组合起来才能形容最隽永的关系?
尤其在这个离婚率不断攀升的时代,到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使我们避免进入一段最终走向分离的婚姻。
下面排除极端的情况,比如其中一方多次出轨,或是有非常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最新的社会情况,提出几个婚前务必厘清,避免做出关于结婚的错误选择的思考面向。
一、爱情重要吗?
研究显示,爱情不是维持的唯一保证。
米勒(Rowland Miller)教授在《亲密关系》中指出,自由恋爱下的婚姻,和包办婚姻比较,前五年的婚姻满意度,前者高于后者。
但差距不断缩小,且在第五年之后,包办婚姻的配偶们,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仍有上升空间,并超过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
相反地,从结婚第五年开始,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满意度下滑速度很高,到第十年几乎达到谷底。
假设婚姻双方育有儿女,往往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迎来离婚的高峰期。
研究婚姻议题多年的戈特曼(JohnGottman)教授,也指出「七年之痒」并不准确,一般婚姻往往二到三年就会迎来矛盾、冲突等促使离婚的考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爱情不重要,大家都别谈恋爱。
而是当我们在结婚前,去问「你爱我吗?」,或是问自己爱不爱对方时,我们要知道我们在问的「爱」究竟是什么。
因此在结婚前,我们可以就爱的议题和伴侣沟通,互相了解,以免误解了两人之间关于爱的感受:
1. 你说爱我(我爱你),和兴奋、刺激有什么不同呢?
2. 你说爱我(我爱你),是因为新鲜感吗?
3. 你说爱我(我爱你),除了激情,还包括关怀、欣赏、保护吗?
4. 你说爱我(我爱你),如果哪天感觉淡了,你想过该怎么过吗?
5. 你说爱我(我爱你),有哪些介意的事情,哪些缺点,我们其实没有真正沟通,或者真正接受?
这些问题,都是在帮助我们了解爱的意义,避免因为迷恋、新奇,或者性的刺激,就误以为这些是爱。同时也厘清爱的感受之外,同样重要的责任与义务。
并且避免因为激情,而造成我们对对方或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盲目忽略,为婚姻埋下未爆弹。
二、结婚后的生活怎么过?
有个新闻诉说一对男女,两人原本说好结婚后要丁克,结果男孩子抵挡不了父母的压力,结婚一年后反悔,要孩子。女方不愿意生孩子,于是两人决议离婚。
一般我们在婚姻前,往往会设想婚姻生活的样貌,包括住哪里、生不生孩子、经济收支如何分配等。
但在这些「两个人」的小圈子之外,还有一些「圈外」的议题,对婚姻至关重要。
在结婚前,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生活圈,了解对方的「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System)。
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大多指的是「非正规支持系统」(Informal),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交情况,包括他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
除了非正规支持系统,我们还要了解一个人对「正规」(Formal)支持系统的运用。正规包括社会保险、医疗等方面的利用。
此外,如学者(Cutrona, C.E. & Russell, D. W.)指出,支持系统的内涵有信息、实质、自尊、网络、情绪五项,这五项都是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此在结婚前,我们可能需要了解彼此这五点:
A. 信息:当婚姻遇到育儿等问题,你们有寻求建议、知识的对象?
B. 实质:结婚后,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维持所需的生活?(比如生病有钱看病)
C. 自尊:认为自己(对方)是有用的,能肩负起关系中的角色?
D. 网络:有亲朋好友等对象,能获得陪伴、连结与归属感?
E. 情绪:有人能倾听、怜悯与鼓励,彼此之间有充分的同理心?
支持系统良好的人,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拥有排遣压力、寻求帮助的管道。无论今天你要结婚的对象,个人条件有多好,如果他本身缺乏社会支持,那么你就可能成为他唯一的支持对象。
一旦你们两人组织的家庭存在内部,或者外部的问题,也更难寻求更多的外在协助,更容易使问题本身和连带的压力,击垮婚姻。
三、比上限更重要的是底限
有句广告台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让许多人将钻石与爱情、婚姻捆绑在一起。
实际上,无论爱情或婚姻,都无法永远不变。
更重要地,世界也在改变。分居、离婚都不再是社会无法接受的选择。
婚姻中,可能需要面对外在的改变带来的损失,包括痛失爱子,或者有人因为生意失败使家庭陷入困境。
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画面,想象浪漫的上限很容易,谁不喜欢幻想呢?但真正考验婚姻的,是陷入困境的「底限」。
做好准备,面对任何婚姻可能发生的错误,比起设想婚姻的一帆风顺,能够让我们更知道所投身的并非是一场童话故事。
其中最重要的心态,就是包容与原谅。
包容,在于两人之间存在差异,存在缺点。
我们能把对方视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过份完美的人。
如此,我们才不会用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对方,然后因为对方达不到而产生负面情绪。
我们可能会在婚姻中因为软弱而犯错,好比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因为先生的疏忽,使孩子死于火灾。妻子同样面对丧子之恸,以及对先生的憎恨。
原谅无法保证关系的继续,因为有些伤痛可能延续一生。
但原谅会使我们的痛苦减轻一点,至少能在最终分离之后,不再继续互相伤害。
就像Elizabeth Kubler-ross医生提出面对哀伤的五步骤,包容与原谅是我们平时就要学习、积蓄,在面对痛苦到来时能拿得出来的能量。
因此结婚前,我们可能需要搞清楚:
1. 你们对婚姻的底限是什么?哪一条「线」绝对不能踩?踩了会有什么后果?
2. 我愿意跟对方分享自己的不完美,也愿意聆听对方告诉我他的不完美?
3. 我们愿意共同承担,维持婚姻中的平等,而不是让婚姻的责任、义务与爱都落在其中一个人身上?
4. 你们是否愿意一起分享快乐,也愿意一起面对痛苦?
5. 你们面对悲伤的仪式是什么?
§结语
我们处在一个分离并非问题的时代。
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但同时这也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把分离当成一回事,他们不再试着去修补关系,而是直接选择放弃。
就像某些公司的产品政策,东西坏了直接给你新的,而非尝试把它修好。
没有完美的婚姻,但我们能够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把婚姻过成我们需要的样子。
不是因为它像某个样子,所以被我们所爱,而是因为我们的爱,使它像个家。
是什么维系着婚姻,又是什么导致婚姻的破裂?
01
早在十年前,我曾经为了学分,恬不知耻的选择了一些文史类选修课程。
那时候我在上《中国近代文学史》,老师花费了两个礼拜和我们讲述了四位著名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们的婚姻部分。
第一个是郭沫若
老师说这位文学大师一生有三位妻子,一个情人,然而他却毫无责任感可言,
为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对这些女人始乱终弃,甚至还把纯粹出于私心的别离描写成“为了革命的牺牲”,来衬托自己的伟大。
最后这四个人中两人上吊自杀,两人对他终生怀恨,甚至他的十几位子女中也有许多拒绝认他做父亲。
郭沫若晚年孤独一人,沉溺于花大把的时间抄写自己死去儿子的日记,可谓凄凉至极。
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语调是冷而不带感情的。
第二个是老舍
老师讲起他时花费的篇幅颇长。老舍年轻时家境贫困,一位刘姓善人资助了这对孤儿寡母,甚至送老舍出海读书,而老舍却在这时爱上了刘大善人的女儿。
可惜等他学成归来,这位大善人已经散尽财凭,剃度出家后去世了。他的女儿也成因为家道中落,成了最下等的暗娼。
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最后成了老舍心里舍不去的痛,他写下《无题》和《微神》两篇小说,纪念自己的初恋,并一直到三十四岁才通过朋友介绍成婚。
他的妻子也是新青年,也从事文化工作,在困难时期全力支持自己的夫君。
照理说这种关系也算非常理想了,但老舍对婚姻却始终缺少热情,仅有的寥寥几篇写给妻子的文章里,只见出于情理的愧疚,不见一点内心深处的波澜。
在西南联大时他还曾经遇到一位“红颜知己”,但被妻子捉住,最终也没敢像郭沫若那般无耻——旁人看来,这也许是一对有些崎岖但也尚可的市井夫妻。却不知等文革来时,妻子率先发表大字报揭发丈夫。
老舍自沉太平湖以后,有人说曾经见到他的妻子曾对他言语刻薄,要划清界限。
老师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语调里明显有一种深深的遗憾。
第三个是沈从文
这个故事比较平淡。
大意是乡下小子沈从文对大家闺秀张兆和一见钟情,前前后后写了几百封可以入册的情书,张兆和一开始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到了有趣的程度,最后也慢慢被他的专情和文采打动。
两人在胡适等好事之徒的撮合下结为连理,却在婚后迅速的因为太过悬殊的背景而无法继续生活,一度分居。
然而解放后的数次清算时期,两人的感情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张回到了沈的身边,在关键问题上点醒了沈从文,让他放弃写作转行历史研究,又捐出了大量娘家的文物帮助小家庭躲过了十年浩劫。
张兆和对沈从文可谓尽责,但对他的不理解也一样几乎持续到了人生的尽头。
然而,在丈夫死后,她才终于发现两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并最终在丈夫的墓碑上写下了“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十六个字。
这十六个字,写尽了沈从文的一生。
老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一些同情,但也有一些欣慰。
第四个就是钱钟书
他和杨绛的故事在今天几乎让人耳熟能详了。
老师所述与今天大部分媒体公众号“来看看什么是爱情:杨绛先生谈论钱钟书”这类文章没什么太大不同。
唯一让我记得的是,就是讲两人在五七干校受教育时依然把彼此护得非常周全,他们夫妻甚至在和别人起冲突时干过揪人头发,扇人耳光之事。
这个细节让我至今依然觉得他们的爱情非常纯粹,不但不和爱好与物质有关,甚至不和名节与面子有关,真正做到了惘论世人,只求本心。
老师讲到钱钟书和杨绛时,毫不意外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讲完钱钟书的故事,眼看就要下课,老师突然说,我有一个忠告,想说给你们在座的所有同学听。
”郭沫若的婚姻没有道德,所以他的下场最凄凉。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无感情,在平日里也许还能支撑,但是一到难关,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会互相损害只求自保;
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只是缺少理解或者说是乐趣,这样的婚姻稳定,但可能终其一生都有很多劳碌和抱怨;
钱钟书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与乐趣,所以他们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代表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
“你们也许还没法体会到,但人生在世,婚姻其实非常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认真对待婚姻,不求达到钱杨的境界,但最起码也要学习沈从文,把道德和感情这两条底线牢牢地把握住。
人一辈子七八十年。其实长的超出你们的预料,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遇到任何变故是不可能的。
一个讲道德、有感情的婚姻,就像一把下了的锚,有了它,多大的浪头来了你都不会倾覆。
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还有想见到的人,有想尽的责任,这种想法的力量是和信仰相当的。”
那一刻,我记得我的视线第一次从书桌下放着的日本动画新番上移开,来到了这位在某著名工科学府教授文学选修课的老师身上。
老师很年轻,从口音里判断是个北京人,身上穿着气质无一不透露出他的郁郁不得志。然而当他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正气浩然,振聋发聩,仿佛先师孔圣附体。
不光是我,在场的几十位单身宅男里,大约有一半都停下了手头的网络小说或者信号与系统习题集,抬起头看着他。
他的这番话,在我之后的人生里不断被想起,印证。
02
我曾经有一位日本老板,总裁级别,五十多岁,离过一次婚,前妻和一对儿女都跑去美国和他彻底断绝往来了。孤身一人几年后他又找了个老婆,两人一直和和睦睦到现在。
我在日本出差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他在九点下班后走回在六本木的豪宅,路上还跑去便利店买了一些蔬菜肉类。
第二天我好奇的问起这件事,他告诉我,在他们家他每周有两天是要买菜做饭的,这个规矩无论多忙都不会更改。
在日本这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地方,作为一个行业内人人敬重的大佬,我觉得这个行为匪夷所思,但最终也没有多问。
直到后来公司快要倒闭我即将离职的时候,他来中国和我喝饯别酒。
那一次我说道,他在国内出差每天晚上都早早回酒店,去日式KTV谈生意的时候举止也很端正,然后居然还会给自己老婆做饭,这和我过去想象中的日本经理人是完全不同的。
听到这个评价他哈哈大笑,然而之后却说道,男人要懂得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欲望,他自己年轻时候也犯过很大的错误,所以现在才会特别善待家人。
临走前,他又特别强调了一遍。
“男人的幸福来自控制自己的欲望啊。
玩弄自己的家庭,在你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不是问题,但如果到了人生的低谷,失去家庭你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这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照理说,那时候的我应该是很难理解这段话的。但不知为何我却觉得我听懂了。
两年后,我结婚的婚宴上,他从遥远的东京送来祝福。
也许是以前没这么做过,视频里的老头很不自然,用非常僵硬的语调祝我新婚和睦,以后记得带妻子来东京玩。
之后也许是他自己也觉得这个视频太逊了,还追加了一封邮件,再次告诉我凡事要以家庭为重。
我的前老板快六十岁,他曾经和比尔盖茨在一场72小时的拉力谈判中针锋相对,从孙正义手里拿到过天使投资,还一度被某位中国首富视作救命稻草。
然而他眼中最值得传给我的人生经验却是两个字:家庭。
之后我的职业之路带着我去了另一个地方,看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曾经我所在的中国公司有一位销售经理,事业有成却喜欢沾花惹草。
那一阵子我马上要出国,下班都比别人早一些,怕影响同事情绪就喜欢走楼梯。
有一天我在楼梯间听到了他的声音,仔细分辨,却是在声泪俱下的向电话里的老婆承认错误,撕心裂肺地恳求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云云。
后来他就离职了,去了另外一家小公司,不跑销售转了对海外的工作。
最后是否挽回了他的婚姻我并不知道,但每当同事议论起这桩离奇的离职,我总觉得我大概能知道其中的缘由。
后来我还遇到了我们事业部现在的大老板,一个意大利人,十足的工作狂。
不止他自己看着比年龄苍老许多,他老婆也被折腾成了一个和结婚照上非常两样的黄脸婆——这个家伙给人的印象是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
我所在这个事业部是全集团最卑微的,这从他们招募我做总部的经理就可以看得出来。
曾经有一次,集团严肃的考虑过要不要把我们出售掉的问题。那一段时间大家没日没夜地做PPT,试图用一些关于未来的幻想证明我们现在的价值。
最终这个努力得到了认可,在那一场集团高层会议后,大老板如释重负的走出来,邀请了所有参与PPT制作的人员一起吃饭。
走去餐厅的路上,也许是等不及了,他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那声音里有无尽的兴奋激动与温柔,是我此生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我也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在家里,他一直叫他的老婆“梅梅”。
我的职业之路继续蜿蜒发展,直到我能切身体会到生存的压力,职场上的起伏,以及关于人生的各种迷茫。
这时候我已经不需要再看别人了,回顾自己,我就足以发现婚姻对一般人的价值——并不是让你每一天都开开心心,也不是让你能一直体会到激情和爱。
很多时候,婚姻甚至是相反的,它用红绸缚住你的手脚,把一大堆不相干的三姑六婆人情世故绑在一起,让你疲劳,怀疑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婚姻的真正价值,其实体现在人生的暗面,
在你寂寞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听着你的讫语,陪着你无所事事;
在你空虚的时候心头会突然出现一个眼神,让你觉得要改变一些什么;
而当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只脚的时候,有一扇门依然为你敞开着,里面的人不但对你没有那么苛责,甚至还会尝试抚平你的伤口,为你的悲伤而悲伤。
父母也能做到这样的事情。但是很遗憾,他们对你的理解并不会这么深,他们对你的陪伴也没法这么久。
03
我和我老婆的婚姻,应该始于沈从文那个档次。
我们一见钟情,但却不得不承认直到结婚我们对彼此的理解都不太够。
从我老婆的视角来看,她理想的伴侣应该积极阳光,不做太多非分之想,身强体壮且热爱运动,同时为人周正,擅长维持人际关系。
对于这个标准,我只能说如果人间真的存在这样的奇男子,那一定是上帝把我性格的全息图谱通过PS反色后,再装进了某个男人的躯壳里。
我不但阴沉羸弱,爱胡思乱想且讨厌运动,还尤其崇尚酸腐知识分子的风格,对人际关系极尽逃避之能事。
外加我还是个上海人,老婆曾在七年前第一次来上海时就暗中发誓以后决不嫁上海人…总而言之,交往初期,我们还是比较小心翼翼的。
感情让我们随时都渴望拥抱在一起,但许多三观上的问题又把我们搞得非常疲惫。
曾经我也有些遗憾的想着也许我们的一生就会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后来我远走国外,老婆一边抱怨一边选择独自留在上海发展自己。我来到前文所说的那个卑微的事业部,开始了我更加卑微的产品经理一职。
由于丹麦的天气,部分同事的不友好,以及对全球市场极其贫乏的知识,我的前半年非常颓废,甚至到了需要吃药维持情绪稳定的程度。
偏偏我的性格还不让我把这些问题说出来,老板们看着我明明头在云中还坚持说没事,都感到深深的不安,我老婆也隐约发现了一些异样,但六千多公里的距离岂是一根网线所能填平的。
我一直说自己还好,直到有一天,我刚用刮胡刀割掉了六个月没剪的头发。
那天老婆和我视频,突然要求我把头转过去让她看看后面,我照做之后,老婆就出现了疑似中邪的症状,一边大笑一边又在落泪。
一个月后,她辞去了工作,来到丹麦陪我。
那时我才知道上次所谓的剃头把自己后脑勺犁出了一片两厘米宽四厘米长的秃块。
后来同事和我说道,他们以为我在中国的家里是有许多仆人的,因为我显然没有任何基础的生存技能。
而我老婆则说,当时她看到了我的新发型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如果她不来陪我,我可能会死,然后眼泪就自顾自掉下来了。
对于这个说法,我到今天也没有予以置评,不过心里很是温暖。
这种温暖并不是因为她来做了老妈子,事实上老婆来了不久便怀孕了,关于生活的问题以我学会了做饭等一系列技能而告终,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她在的时候我总有下厨房的动力,一个人的时候则不是如此,从这个事实上,我必须肯定老婆独特的价值。
之后我们又一起经历了生产。老婆在产后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大出血,在大约十五分钟时间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可能会失去她的煎熬,那种感觉极难描述,因为每当我开始往那个方向想,就似乎有一股电流将我大脑打得瘫痪。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现象叫做应激保护,原因是我的神经系统经过各种评估,觉得我没有一点点的可能接受这样一种结局,于是便强迫我不去想。
而我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应该是因为爱在失去的时候表现得更加强烈吧。就像张兆和在沈从文死后突然间堪破了天机。
我曾经把这些心情说给我老婆听过,她开头大为感动,事后却说自己并不满意,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肯定会慢慢把这种感觉忘得一干二净。
对此我也不置可否,但心里却说这正是爱和婚姻的真正样子啊。
整天甜言蜜语哄着你的不一定真正爱你,但是性命攸关的时候痛彻心肺,愿意豁出一切拯救你的,才是合格的丈夫。
我也曾经想把这些话和她讲,但最终放弃了,因为她一定会说“关键时刻靠谱和平日甜言蜜语难道不能共存吗?”然后我便又一次仿佛犯了什么天条。
你总是觉得我的爱不够,但或许是因为你太爱我了,这么一想,好多事情又变得让我愿意接受起来。
我们在丹麦还做过好多事,但这些事情最后都化成了一种感觉,模模糊糊的追寻不得。
我只觉得,现在当我们因为无聊而靠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不需要找话也不会尴尬,好像静静地一起发呆本身就有独特的意义。
我们也会吵架,也会时不时地惊讶于对方缺乏自己认为的“常识”,但我们也不像过去那么害怕揭露这个事实了——人生里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而我们已经验证过,彼此肯定是自己遇到的人里比较正常的那一类。
我有时候会大言不惭地想,我们难道就不能再进一步吗,成为真正理解彼此的知音吗?从理论上说,婚姻本身的确应该如此,既然我们又有道德又有感情,那随着一起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交流和趣味也应该一起增长吧。
但不知为何,我又觉得这种事情必须随缘,强求就会事与愿违。
老婆有时候也会问我,你觉得我们是不是soulmate呀,这个时候我知道该哄她一下,然而我不能,实在是这个词在我心里太过重要,这不是一句情话,而是一句庄严的,迈向终极幸福的承诺。
但我又真心希望我们最终能够如此。
那时候的我们,应该就像两个早已熟悉彼此的,无忧无虑的孩子。